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海林新闻 > 海林信息

【第三十四期】海林市用好农业科技促丰收

日期: 2025-01-26 来源: 政府办研究室
【字体:

海林市始终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工作重点,通过高标准农田严抓细推、农业科技为丰收保驾护航、乡村振兴促农增收等多措并举保障全市秋收工作高效有序开展。一是坚持数字赋能。海林市坚持以科技之力推动农业变革,打造新安农业数字小镇。新安镇辖区131平方公里,耕地占一半,是海林市重要水稻产区,海林市依托大数据手段,在新安镇建设4处田间气象观测场,配备4套虫情监测设备、4套田间气象站、10处作物长势监测摄像头等。在稻米加工车间和大棚增设环境监测、监控设备。借助数字化管理,种植户用手机就能掌握农田湿度、温度等信息,可以大大节省管理成本。新安镇的水稻产业实现从“会种”到“慧种”的转变,带动海林市农业向现代化、高效化大步迈进。二是坚持技术革新。海林市在农业发展道路上,围绕科技增粮,全力做好农技推广革新工作,为粮食产量再上新台阶提供科学技术支撑。在全市设立重大病虫害监测点103个,发布病虫害防治简报8期,推广节药喷头体技术6000余套,引导农户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,覆盖面积达到100万亩;推广缓控释施肥应用技术,在水稻主产区的海林、新安、长汀三个镇建设2万亩区域示范区,应用缓释尿素+无人机飞防技术模式;在柴河镇整镇推广大豆根瘤菌剂技术4.3万亩。通过农业技术革新,推动全市农业朝着绿色、高效、可持续方向发展。三是坚持助农护农。近年来,海林市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。通过平整土地、改良土壤、修建灌溉排水设施等举措,提高农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。同时,通过优化种植结构、推广高产优质品种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、加大深松(耕)整地与黑土地保护性耕作、推广科学施肥技术等助农护农措施,有效提升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。

2024年海林市粮食作物总应收面积128.22万亩(不含农垦),目前已收118.86万亩,完成92.7%。下一步,海林市将通过一系列助农护农、生产保障举措,为大面积的秋收奠定坚实基础。

来源:政府办研究室

撰稿:张妍

校对:周水鱼

一审:顾学林

二审:王方彤

三审:邱佳鑫

附件下载:

  • 相关信息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智能问答机器人